Cynical始終來自於天真

經過一整個月的努力,轉職搬家的事情總算有個初步的結果
這段日子來,真的十分感謝網友一路來的相挺和支持

自從Cynical成為顯學後,我常在想Cynical這個形容詞,
根據韋氏大字典的解釋:

cynical
Function: adjective
having or showing the attitude or temper of a cynic: as a) contemptuously distrustful of human nature and motives or b) based on or reflecting a belief that human conduct is motivated primarily by self-interest

不再相信人的純真本性和動機的人,就是Cynical的人,但人真有純真和利他的本性嗎?
一切是我太天真吧?因為天真地以為人性本善,才會在面對現實的人事物時有Cynical的表情想法和回應吧!

我天真地以為台灣人在遴選員工時 公正客觀,所以遇到探人隱私的面試官會Cynical
我天真地以為台灣人在遴選員工時 多以能力做標準,所以遇到不適合的面試流程會Cynical
我天真地以為台灣人在遴選員工時 是以適才適用為原則,所以遇到要低就的工作內容時會Cynical
我天真地以為台灣人在遴選員工時 尊重來面試的人都是未來可能的員工,所以遇到隨意唬弄的就會Cynical
我天真地以為台灣人在遴選員工時 不會想聽客套話,後來知道裝乖才是拿到offer的王道,所以一整個Cynical

也許,這一連串的面試經驗談,有時看來就像只求錢多事少離家近的草莓族在無病呻吟。
但這樣的經驗分享不是為了抱怨,也不是要詆譭那些不錄取我的公司
只是,我還保持著一點天真,
希望有一天,台灣的社會文化裡能多一點尊重、多一點客觀、多一點合理

我不喜歡看到明明是大專生可以勝任的工作,
卻要找高學歷的來應徵,然後不願給配合的薪資福利
若真招到高學歷的員工就沾沾自喜覺得賺到
也不願看到被用壓力型面試法嚇到自信全無的社會新鮮人開始對自己的能力充滿懷疑
這樣的邏輯,只會讓更多的台灣年輕人花更多時間在不必要的學業上,
造成整個社會人力資源的浪費

台灣現正從勞力密集社會走向知識經濟社會,不管是公司和員工都該認清自己的角色
若還是以「增補人力」而非「招募人才」的態度來面對公司最重要的資產
那掛著「人力資源部」的處室還是正名回「人事室」比較切合實際狀況吧!
台灣離知識經濟還遠得很!

我的面試心態,但求尊重和客觀而已
Interview的過程,是雙方心理的角力戰
為什麼公司要找我來面試,為什麼我要去面試?
公司想從我身上得到什麼,我的能力和經歷能帶公司什麼?
公司要用什麼做為回饋?回饋是否符合我的期待?
對於連面試官都搞不清楚狀況的面談,我臉色一定也不會太好
畢竟,浪費的是雙方的時間。

很高興自己沒有受到太多的折磨,就談到一個理想的工作
公司規模不算太大(呃,比起目前所待的有百億資本額,不到十億都算小啦~)
公司創辦人對智慧財產、人力資源和企業責任的重視也是我所認同的。
一連串的轉職大考驗總算告一段落。
再來就是等八月底的職務交接、搬回台北
九月正式在台北開始上班!

(回頭想想,幹嘛把自己搞得這麼累…不能一件事一件事慢慢來嗎?連個偷度假的時間都沒~)

 

Reader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