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是無法了解台灣人的面試邏輯 Part 2

日前,志工結果發表,我沒有在錄取名單中
對於這樣的結果,除了一開始小小的upset外,一點也不意外
回頭再想想,我的確在面試的當下並沒有完整地表達出自己想當志工的意願
(實在是光嗆聲就來不及了~哈!)

今天午休時間,和同事看到育嬰假的新聞,同事就直接說,這種政策一實施,以後有人懷孕,敢提要請育嬰假,公司一定是馬上請她走人。後來又聊到有一個新人快 過了試用期,才突然說要離職,因為要專心準備研究所考試。同事就說人資部之後會在給部門主管的面試問題集裡加上這一題「有沒有準備研究所考試的計畫?」 呵,原來事情就是這樣來的吧~就是因為有過這樣的離職理由,就有怎麼的問題產生。

只是這樣的問題真的能篩選出一個工作能力強、適合公司文化、穩定性高的員工嗎?應該不盡然吧?先來看看美國人的 「非法面試問題集」吧!

1. 你是美國公民嗎?你父母的出生地是哪裡?
2. 你年紀多大?何時大學畢業?生日是何時?
3. 婚姻狀況如何?現在跟誰住?何時有結婚的打算?小孩是誰在照顧?
4. 有沒有參加社團?
5. 你多高?多重?

這樣的問題是不是常在台灣的求職場合中遇到?該不會是一般公司的人資部在下載問題集時,誤把illegal questions當成正式問題集就發給各部門主管了吧?雖然在去年中立法院就三讀通過就業服務法裡的「反年齡歧視」條款,但就算徵才條件中不清楚載明, 寫滿個人資料的履歷表一送到公司那裡,還不是馬上就被分類?這類條文的實質意義似乎不大。

其實看「面試」這個詞也就知道了,英文的interview,是相看、互看、我看你你看我~有互動的成份,而中文的「面試」意思不就是主考官坐在你面前來 考你?當時在志工甄選中,另一讓人無法感到滿意的地方就是主考官完全沒有給面試者問問題的機會(我主動嗆聲的不算~呵…)我還是喜歡有互動的「面談」啦, 大家以後有可能是同事,能坐下來聊聊也不錯啊!

星期一和老闆提了想回北部工作的計畫,準備開始找北部的工作囉,又要開始面對各式各樣的面試問題,希望現在的我真的是準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