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馬偕日
1901年6月2日,來自加拿大的馬偕牧師病逝,享年57歲,葬於淡水墓園;許多人從台灣各地來參加他的喪禮。他從1872年即抵台宣教,足跡遍及北部和 蘭陽平原,除了以免費拔牙進行醫療傳道、建立教會外,更於 1880年興建滬尾偕醫館,為北台灣首座現代化醫院;1882年創辦理學堂大書院(牛津學堂),開啟西式教育之門;1884年設立淡水女學堂,為台灣第一 所女子學校。馬偕牧師一生奉獻台灣,視台灣為「最後的住家」。
2001年,馬偕逝世100週年,行政院文建會與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籌備處在長老教會和加拿大駐台北貿易辦事處協助下,舉辦了「馬偕博士逝世100週年紀 念國際研討會」;郵政局也特別發行「馬偕逝世百週年紀念郵票」;淡水鎮更訂定每年6月2日為「馬偕日」,足見他在台灣人心目中的地位。但後人的懷念都比不 上他最深切的盼望,就是台灣人都能敬拜真神。他曾在日記寫下:「現在我有了自己的家,耶穌的領導安然到此,為要安置基督教會的地基,在此異邦是榮耀的機 會,願上帝藉聖經助我得此機會,我的主,我的主耶穌啊!我與繝立真實的約,願上帝幫助我。」
以上文章轉錄自新眼光讀經
馬偕博士27歲來到台灣,他學會了台灣的語言、觀察台灣的文化、紀錄台灣的風土民情自然生態,甚至娶了台灣女人為太太,直到生命的終結,仍心念台灣。
1895年,他寫下了 Far from Formosa 讓當時的西方社會對這個美麗島嶼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一百多年後的現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民,對台灣這個海洋國家的認識又有多少?有多少人把這裡當做是最後的住家呢?
來聽聽最後的住家這首歌吧!
台灣雅歌合唱團於2008年12月25日在中山長老教會的演唱
歌詞如下:
我全心所疼惜的台灣啊,我的青春攏總獻給你,
我專心所疼惜的台灣啊,我一生的歡喜攏在此。
我在雲霧中,看見山嶺,從雲中隙孔,觀望全地,
波浪大海中,遙遠的對岸,我意愛在此,眺望無息。
我心未通割離的台灣啊,我的人生攏總獻給你,
我心未通割離的台灣啊,我一世的快樂攏在此。
盼望我人生的續尾站,在大湧拍岸的響聲中,
在竹林搖動,陰影的裡面,找著我一生,最後住家。
張貼留言